【资料图】

“零距离”观看审判流程,“沉浸式”体验法律的庄重与威严。

“全体起立!”在“审判长”庄严的指令下,“模拟法庭”庭审活动拉开了序幕。台上的审判长、人民陪审员、书记员、公诉员、被告人、辩护人等多个角色均由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扮演,从庭审前准备到调查取证、现场辩论、被告人作最后陈述等所有环节,都是严格依照真实的犯罪案件和庭审程序进行了还原。庭审现场用一起典型的“帮信罪”案例,立刻将大家带入到真实紧张的气氛当中,“审判长”庄重严肃地把控着庭审过程、“公诉人”坚定自信地指控着犯罪行为、“辩护人”为“被告人”据理力争,维护其诉讼权利……近日,在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内,来自西湖街道理工大社区的党员干部与辖区居民,作为旁听,参与了一场真实的庭审过程。

来自理工大社区的党员感慨到:“以前一直以为网络刷单就是占点小便宜,现在才知道这种行为属于‘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’。回想起早些年看过的电影《十二公民》,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主观臆断和自我意识对司法制度的危害,任何案件都需要经过公正、严谨和客观的审判,这是法律最基本的要求,一场真实庭审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公平、公正的审判是多么重要。这种务实、新颖的普法活动,希望社区可以坚持做下去,不仅能增强我们对司法制度的信任,更能提升公民对审判中公正的高度认识,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提高法律素养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
参观法治阵地建设,共享法治学习成果

“庭审”结束后,大家共同前往学校的“民法典长廊”,踊跃参与“民法典”知识有奖问答闯关活动,不少人都通过了闯关问答的“五道关卡”,并赢得了通关纪念品。参与活动的群众兴奋地表示:“这次普法实践活动非常有特点,一方面通过‘模拟法庭’让大家深刻了解反诈知识和庭审程序,另一方面‘民法典长廊’的有奖问答环节,也让‘民法典’知识深入人心,真可谓‘一场活动多重收获’。”

坚持党建引领,积极开展法律知识“进社区”“进小区”“进校园”等志愿活动,理工大社区不断帮助居民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,推动居民依法履行义务、维护合法权益,增强社区的法治氛围和社会稳定。同时,此类普法活动的开展加强了社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,为公共志愿服务提供了平台。未来,理工大社区将切实推动普法宣传和法治实践相结合,进一步助力辖区法治文化建设,不断提高辖区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,为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。

记者:杨明泽 郭睿

主编:王楠 审核:王志成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