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有跟大家分析过,市场上做超短龙头的思维,大致有两种,一种是纯粹接力,竞争最高连板;另外一种则是群体作战,找出市场最认可的方向,然后对症下药。
(相关资料图)
[淘股吧]
在连板高度普遍走不出来的行情里面,资金无疑更看重炒作的题材逻辑,这时候的纯粹连板是比较难走高的,比如最近的荣盛发展,空有高度,那么资金即使要出击,也不过是次日的一个套利而已。
而市场真正认可的CPO方向,则是牛股辈出,无论是做了华西股份,还是中际旭创,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,而且炒作的周期更长。
短线市场长盛不衰的逻辑,无疑就是炒作的题材方向。试想,将来如果取消涨停板制度,那么连板高度这个逻辑可能就不存在了,而题材则是经久不衰的,长线短线都能通吃的逻辑,一个引导资金走向的容器。
下面就从题材的角度,聊聊最近的一些大面股,应该如何规避。
1.迪生力(6月14日):6月14日,迪生力高开拉板被砸,次日跌停开盘,算是汽车板块里面最大的亏钱效应了。
当然,我们从个股筹码的角度可以考虑,迪生力前日是加速顶一字的,已经是极致加速状态了,次日再去做加速,违背了“浪子回头”逻辑,容易导致获利盘兑现。
其实从题材的角度去分析,要更接近本质。6月14日,市场在拓维信息调整之后,有两个思考,一个是进行板块内的切换,比如切换到了CPO方向(华西股份),另一个则是智能驾驶方向(兴民智通)。但人工智能作为老题材,资金介入非常深,如果没有大的亏钱效应,是很难完成新老交替的,这个时候去做汽车,那就只能是套利思维,更何况是迪生力的高位加速。另外,从集合竞价来看,人工智能板块明显更强一些,汽车方向则是相对昨日弱化了。
所以说,迪生力的失败,本质上是资金更认可人工智能方向的缘故。
2.上海物贸(6月14日):和迪生力是同样的道理,但上海物贸有换手有辨识度,作为套利的标的,给了冲高出局的机会,6月14日走弱就要出局了。
3,时空科技(6月9日):作为小题材空间计算方向的核心标的,估计没多少人会注意到,但这个标的没被认可,原因也很简单,6月9日该股低开,而拓维信息超预期高开迅速拉板,其实已经表明了资金的态度:不认可空间计算,继续认可人工智能。既然资金表明了态度,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顺势,起码不能再往空间计算的方向走了。
4.恒盛能源(5月30日):这个要回溯到5月26日,杭州热电调整,资金有两个方向可以思考,要么做电力方向的补涨,要么切换新的方向,从板块联动效应来看,资金更认可以鸿博股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板块。不过,由于电力打出了不错的高度,所以恒盛能源也给了2天的补涨机会。
从本质上来说,恒盛能源后面的大跌,一是资金更认可人工智能方向,二是已经补涨到了一定的高度,5月30日出手的话时机不对。
5.出版传媒(5月15日):5月15日,早盘传媒板块其实整体走得是比较强势的,包括中国科传也是迎来了反抽板。当然,其实电力板块在那时也已经出现一些强势的异动行为了。那么出版传媒的问题出在哪里呢?主要还是在板块的性价比问题。如板块最强补涨长江传媒,只有5个连板,后面的中视传媒,只有3个连板,再到后面的引力传媒,只有2个连板,这种边际效应递减,传导到出版传媒,代表的是传媒板块的高度在发生极限压缩,并不是主升行情了。
归根到底,还是板块内出现的问题。
短线很多的问题,从这个角度去分析,往往就能解释通了,这个才是最接近本质的东西。
关键词: